罗云峰接受《中国经济周刊》专访
日前,“网红城市”合肥,又一次上了热搜。
“人造太阳”的突破、量子计算机“九章二号”诞生、光存储时间提升至1小时、证明凯勒几何核心猜想…… 《科技日报》梳理的2021年中国科技10个重大突破中,合肥一地就占据了4席。
此前,合肥国资就以投资京东方、长鑫存储、蔚来汽车等一系列操作,不仅带动形成了千亿级的产业链,更推动了合肥战新产业的风生水起,曾经的内陆省会城市一跃成为“最牛风投城市”。
看似“意外”的背后,其实合肥已经低调努力了近20年。20年来,合肥的GDP总量从2001年的560亿元,到2021年的11412亿元。20年后,苦心布局战新产业、科技创新的合肥,开始迎来丰收的时刻。
“芯屏汽合”“急终生智”
“很多人关注合肥的发展速度。其实我们更注重速度和质量的并举,努力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。这其中最大的抓手,就是推动‘科创+产业+资本’和弦共振、同向发力,激发壮大高质量发展核心动能,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。”罗云峰表示。
“合肥是拼搏而不是赌博”
2021年,合肥国资引领9个百亿级战新产业项目落地。截至2021年底,合肥国有资本已累计投向战新产业超过1200亿元、带动项目总投资超4500亿元、上下游产业投资近5000亿元。
合肥京东方。
市委市政府领导担任产业链“链长”
未来合肥继续围绕15条产业链,细化链长制重点任务和推进机制,用好省级平台和基金,叠加市县两级资源,推进创新链、产业链、资本链、人才链、政策链多链融合。
罗云峰:合肥“科里科气”的特质吸引了大批人才
《中国经济周刊》:目前合肥市的科研院所和人才整体情况如何?对于这些科研院所和人才引进等方面,合肥有哪些和其他城市不一样的“手段”?
罗云峰:科技创新是合肥的最大标识、最靓名片,大院大所和科技人才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。合肥拥有中科大、中科院、合工大等“科研富矿”,现已集聚“两院”院士138人、已认定高层次人才8000余人。现在有个热词形容合肥是“科里科气”。合肥靠着“科里科气”的城市特质,除了大批优秀科学家、高端科研人才以外,还吸引了一大批有志于创新创业的优秀人才,在此基础上又催生了更高水平、更深层次的产业创新。截至目前,我们已聚集专业技术人员超100万人,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2.6万人。2021年,全市新增大专以上参保25.9万人,占总新增参保数的63%。合肥坚持平台聚人、产业留人、环境养人,舍得“花钱”、舍得“给地”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合肥财政科技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10%,占比在全国主要城市中“领跑”。探索科学家当家作主的科技体制,设立人才发展资金,实施顶尖人才引进、产业人才资助、政府特殊津贴等多形式的资金支持,构建完善教育、医疗、住房等全方位保障机制,制定人才租房、购房等安居政策,实现补贴、租房线上一键申请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财政累计投入各类人才资金超百亿元。
《中国经济周刊》:不管是科技研发还是先进制造,只有在市场上形成良性循环,才能进一步发展。在市场开拓、国内外贸易等方面,合肥帮助企业做了哪些工作?取得了怎么样的成果?
罗云峰:企业强则城市强。我们始终把服务好企业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,持续打造公平公开透明的营商环境。概括起来主要做了“4件事”。第一件事,精准落实纾困惠企政策。2021年1-11月,全市新增减税降费93.1亿元,占全省比重近35%,其中政策性减税81亿元。服务全市中小微企业融资的“信易贷”平台,授信总额已突破400亿元,入驻企业达13万家,平台企业融资平均年化利率4.64%。第二件事,一如既往支持企业创新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就地交易、就地转化、就地应用,出台“1+3+N”政策体系,深入实施“专精特新”企业培育行动。全市现有单项冠军企业11户,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1户。力争“十四五”末,“专精特新”小巨人和冠军企业达到300个。2021年,合肥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净增数超1200户、总数超4500户;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.52%,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8。我们还在谋划建设全国首个“场景创新促进中心”,每年支持100个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就地应用项目。第三件事,坚定不移深化营商环境。瞄准先发城市的标杆做法,先后实施“创优营商环境再提升行动”“营商环境迭代优化专项行动”等,多项营商环境指标成为全国标杆。第四件事,持续扩大对外开放。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、服务贸易试点市、跨境电商综试区等“国字号”创新品牌,促进对外贸易提质升级。目前,合肥已与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合作,中欧班列累计突破2000列,进出口总额突破3200亿元。
《中国经济周刊》:目前,合肥市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、高能级创新平台,尤其是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发展情况如何?在建设、推进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问题?又是如何解决的?
罗云峰:一直以来,我们始终坚持创新,全力服务保障“国之重器”。应该说,合肥市通过“夯基垒台”助力人才“好戏连台”,让更多“行家里手”能够“大显身手”。一是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。当前,合肥市已有、在建和预研的大科学装置10余个,大科学装置数量位居全国前列。已建成大科学装置中,稳态强磁场实验设施、同步辐射光源处于稳定运行状态,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正积极推进性能提升工程;在建大科学装置中,未来网络试验设施(合肥分中心)2020年底开通试运行,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工程2021年9月底建设完成。二是加快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。加强与国内外20多个高校院所合作,共建30家院所协同创新平台,其中19家已投入运行,累计集聚科研、管理人员约2000人,专利授权1300余项,孵化、引进科创型企业超800家,包括瞪羚企业9家、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79家。牵头或参与组建基金总规模约46亿元,引入社会资本投资约17亿元,累计实现总营收约111.5亿元。三是高标准规划建设大科学装置集中区。瞄准世界一流标准,突出“科技、安全、生态、国际化”理念,集中建设大科学装置区、成果转化区、科学小镇、科学服务区、科学岛片区、预留区及生态用地六大功能片区。每年财政固定投入约30亿元用于支持大科学装置、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。设立科学中心专项基金,采用“直接补助+股权投资”方式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。
《中国经济周刊》:合肥市的优势产业已有不少,目前推动力度最大的产业是哪些?这些产业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?
罗云峰:合肥发展产业总体上就是:巩固现有成果、抢抓发展机遇。“喜新不厌旧”,对老企业新项目享受新引进企业政策。同时对生产经营规模上台阶的企业,拿出“真金白银”进行奖励。推动产业基础再造工程,到“十四五”末,我们构架要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2个5000亿级产业;智能家电、装备制造、节能环保、光伏及新能源4个2000亿级产业;新材料、生物医药、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3个千亿级产业,这些都是基于现有产业基础提出的。量子信息、人工智能、城市安全、空天信息等前瞻性布局产业,我们并不要求在现阶段就能带来经济上的回报,而是希望能支持它们在技术上不断取得新突破,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。比如量子信息产业,合肥汇聚培育了20多家量子产业企业,未来我们将继续大力支持量子科技“沿途下蛋”,造就更大力“量”。
往
期
推
荐